西安市长安区图书馆“十三五”发展规划

  • 发布时间:2016-02-25
  • |
  • 作者:长安区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1809

  “十三五”时期是长安区图书馆加强自身建设,实现办馆水平飞跃提升的关键时期,是促进服务现代化、社会化的重要时期;为科学推进图书馆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通过广泛收集整理各方面意见,结合本馆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服务第一,读者至上”的服务宗旨,认真遵循“全方位开放、全方位服务”的办馆方针,坚持无身份歧视和关爱弱势群体原则,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提供各类知识信息服务,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努力推进图书馆工作实现新跨越,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二、长安区图书馆“十二五”时期主要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长安区图书馆在区委、区政府的关怀和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服务第一,读者至上”为宗旨,着力加快图书馆新馆建设的步伐,大力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图书馆工作的服务质量,较好的完了“十二五”规划既定目标。

  (一)新馆建成并投入使用。长安区图书馆新馆于2015年11月正式开放接待读者。总建筑面积5467平方米,阅览坐席455个。馆内新增设有残障人士、少儿、政府信息公开等阅览区,设有读者休息区、自习室。引进书目查询机、书刊免费下载机、电子阅报机,免费为公众提供文献资源借阅、检索与咨询、电子阅览、视听文献欣赏、信息公开查询、等基本服务项目。

  (二)加强基础业务建设,提高读者服务能力。

  截至2016年底,馆藏纸质图书目前9.9万余册、报纸126种、期刊291种,电子图书10万余册。在地方文献建设方面,通过上门征集、馆际交流、接受赠送等形式收集长安籍作家作品和各类地方文献。

  (三)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品质。

  “十二五”时期,我馆始终把“服务至上,读者第一”作为服务宗旨。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发展,我馆进一步改善服务模式,深化服务层次,提升服务能力,把更多的读者吸引到图书馆。

  1、坚持免费开放,强化阵地服务

   2011年初,文化部正式下发通知,要求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场所当年内向全社会免费开放。在筹备免费开放工作中,我馆深刻领会文件精神,按照全国和全省免费开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要求,结合本馆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免费开放宣传工作,让更多的群众充分地了解图书馆、有效地利用图书馆。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

  在坚持做好阵地服务的同时,我馆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努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努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读书需求。通过开展“百姓讲堂”、“关注乡村学生”、“少儿读书沙龙”、“读者座谈会”、“公益展览”等活动,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特色化的阅读指导与交流服务。

“十二五”时期,我馆举办读书沙龙、公益性讲座、少儿假期主题阅读、展览等各类读者活动,共计百余场次,惠及4万人次,极大地丰富了读者的文化生活。

  3、加强延伸服务,扩大服务影响力。

  在打造和维护服务品牌的同时,我馆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品质和服务层次。“十二五”时期,通过加强与党政机关、企事业的密切合作,推进文献资源进机关、进高校、进社区等活动,在社区、军队等企事业单位共建有9个图书流动服务点,不仅提升了我馆的影响力,也是对“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发展目标的积极探索。

  4、争创区级文明单位。长安区图书馆新馆投入运营以来,积极开展各项文明创建工作,不断提高图书馆文明建设水平,提升干部职工队伍文明素质和文明形象,成功创建为区级“文明单位”。

  三.“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总体目标

  “十三五”期间,我馆发展总体目标是:坚持“全方位开放、全方位服务”的办馆方针,以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为中心,以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利用为重点,以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为方向,优化馆员队伍结构,努力向管理科学化、业务标准化、服务规范化推进,力争到2020年,将我馆建成设施完善、资源丰富、队伍精干、服务优质的二级图书馆。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1、 加强基础业务建设

(1)努力丰富馆藏建设,结合我区特点和本馆实际,建设具有本馆特色的藏书体系。严格按照业务规范要求,认真做好图书验收、加工、分编、典藏,确保文献资料整序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积极争取上级经费投入,逐年增加购书经费。

(2)努力抓好服务工作,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宗旨,通过开展问卷调查、设立馆长信箱、公开服务电话等办法,及时了解读者意见和建议;结合读者的实际需求,通过开展文明窗口评比和雷锋示范岗等措施,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力争使年接待读者人次、图书流通册次有增长。

(3)努力延伸图书馆服务功能,积极举办讲座、开展诵读比赛、读书活动等,营造良好读书氛围;积极发挥政府信息查询中心信息资源优势,重视为地方提供信息服务,开展送书下乡、下基层等服务。创建具有本馆特色的读者活动品牌,扩大图书馆的社会影响,提高图书馆知名度。

(4)努力加强学术研究,积极引导图书馆员工的学术研究意识;积极参加各级专业学会的各项学术活动,力争发表国内、省内有影响的学术论文。

(5)积极开展文明创建工作,在保持“长安区文明单位”的基础上,力争获得“西安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完善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

(1)以数字图书馆建设为基础,全力推进图书馆智能化建设,积极应用“互联网+”技术,,开通“你阅读我买单”创新服务模式,力争实现全市区县级首家RFID自助借还系统,建设总分馆模式下,区、街道、村(社区)三级网络的通借通还,为全国文化服务示范项目的实施验收打通最后一公里。

(2)积极争取电子图书专项经费,5年内电子图书的种类和册数增加到5万种10万册。全文数字化期刊也要稳定持续增加,全面实现地方文献全文数字化和连续出版物的回溯建库。

(3)获取多渠道的支持,开发新科技体验区、创客空间、24小时智慧图书馆等,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新时期文化大餐带来的精神食粮。

(4)建设具有长安地方特色的数字资源设项目《长安奇峪》,进一步加大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在资源建设方面的实施力度,整体提升陕西地区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能力与服务水平。

(5)积极申请图书馆自动化建设专项经费,完善网络设施、办公设备、存储设备等方面的需要,增加存储设备,优化网络系统,升级管理软件,加强病毒防患措施,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提升网络服务能力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总之,“十三五”期间,将是长安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要顺利完成规划内容,实现发展目标,不但需要党政领导的指导和决策,而且需要全馆人员的团结奋斗;在经费保障上,离不开上级对图书馆的财力支持,充分持续的经费投入是完成“十三五”规划的关键要素,全馆人员将全心全意,以“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为服务宗旨,以创省内一流馆为目标,努力做好各项工作,为实现“十三五”规划而不懈奋斗。